《净土开示》界诠法师 宣讲(02)

02


  佛教所讲的是身口意三业,你心在信,要表达在身口上,换句话说你身口的表现,说明你内心的动作。那怎么表现出来呢?你内心的虔诚,你看见佛菩萨、看见三宝,会非常地恭敬,说明说你有信仰。你内心一点意思都没有,何以说明你在信仰三宝呢?所以说要信仰三宝,信仰因果罪福。这因果罪福义理是很深的,说浅,我们随处可见,因果一点都不陌生,因果就活生生的在我们的周围。


  那天我们到乡下,坐在车里面就看见一群乡下的小孩子去读书,他们要走十来里路,提个饭盒,拿把雨伞。天在下雨,那路泥泞不堪,他们自己走去的,城里的小孩子要父母开车送去。最没本事的人,起码也有自行车带他去上学;一些大款老板,就要用小车去接送了;或者有一些人就委托给学校,学校也有车接送。你说那乡下的小孩他缺什么呢?他也两个眼睛,鼻孔也没朝天,也两个耳朵,他什么都有,可是他就得那样走路去上学,晚上还得走路回来,城市的小孩就不一样。难道说这就是上帝的安排,是不是这样?


      这是因果罪福,一个人的福德不一样。他总的报是一样的,可是别的报不一样。总报他也是人呐,他不缺什么。可是他往往会比城里的小孩少机会读书。有些乡下人读不起,他往往就这样辍学了,那是为什么?这就是因果,过去世的因,今天如是果。


  还有一些人小孩家里环境很好,可是他不会读书,父母硬逼他读,他实在读不进去,读书不是硬逼能够逼得出来的。如果小孩都能够逼得出来,天下就没有傻子了,是不是这样?乡下的小孩他有智慧而没有福报,生长在一个不好的家庭当中,他没办法,这就是因果罪福的道理,佛教就讲到这个问题。


  所以这个业报有四期——现报、次报、后报、不定报。有的是现生做现生报,有的是来生报,有的是更晚叫做后报,有的不一定,这是业报如是。


……下回待续






阅读原文